據了解,今年煤改氣、煤改電工作還將大力進行,但總體來看,天然氣依然是緊缺資源,2018 年冬季天然氣的缺口問題還將持續存在。除天然氣之外,煤改電工作也是清潔能源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力能否為群眾冬季采暖可靠能源?
11月底,凜冬已至,中國北方又有數百萬戶居民告別了百年延續下來的燒煤取暖的生活方式,以天然氣、電力等相對清潔的供暖形式驅逐寒冷。河北邢臺市橋東區祝村鎮西孫彩村的李大爺是一位74歲的獨居老人,雖然他的土房子跟周圍鄰居的白瓦磚房很不相稱,但是今年冬天家里卻贏來了一個高科技的白胖子,這讓土胚房里,溫暖如春。
記者:大爺您家幾口人???
大爺:就我自己,我是五保戶。
記者:我能進屋看看嗎,您屋子里取暖了嗎?
大爺:暖和的很。
記者:這個就是煤改電的裝置吧。這個設備是什么時候安裝的?您現在屋里溫度怎么樣?
大爺:這個是村大隊給安的。原來燒煤,后來我就響應國家號召了。
村民李大姐:干凈、很好。今年才安。晚上睡覺就關了,感覺操作起來跟電視差不多。
記者:這個比氣好的地方,就是不會缺氣,不會停。
大姐:是的,沒停過。我不識字,不會用天然氣,安全第一。做飯我也用電,電鍋。
記者:這個機器是常年開著嗎?
張師傅:是的,夏天制冷,冬天取暖。22度就行。用電基本上一年四季不斷電,供電都有保障。
記者:當初為什么沒有選擇氣代煤?
張師傅:不會用,怕忘了關,出事故。主要是有老人。
記者:我看您對經濟賬很清楚。
張師傅:電還貴點。國家有優惠更好,燒煤對農村污染很厲害,屋里也很臟。就是電價再低點就好了。
根據今年7月18日印發的《河北省2018年冬季清潔取暖工作方案》,河北全省農村今年擬安排清潔能源改造180.2萬戶,其中電代煤31.9萬戶、氣代煤145.1萬戶,新型取暖3.2萬戶。相比2017年,河北省2018年出臺的上述方案明顯提高了電代煤占比。多措并舉的清潔能源取暖方式,其中關鍵的原因可以緩解天天談起氣源問題,市場問題和供應量問題,這使得部分地區煤改氣相比以往要慎重得多,更多傾向于煤改電。針對目前業內外普遍關注2018年冬季天然氣市場的供需情況,卓創資訊天然氣市場分析師國建:
國建:相比往年來講2018年冬季天然氣供應明顯更為充裕。從數據層面來看,10月份發改委公布消息稱全年已落實天然氣供應量為2635億立方米,這與市場機構普遍預測的全年2700億立方米左右的消費需求相差無幾,供需缺口并不大。
從基層情況可以看出,今年河北的“雙代煤”改造計劃以穩妥為主,提高了“煤改電”的比例,似的相關政策更為合理。且在煤改氣方面要“以氣定改”。卓創資訊天然氣市場分析師國建:
國建:需求層面,今年國內天然氣下游市場的推廣更加靈活,在繼續嚴格執行國家環保政策的前提下強調“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綜合考慮下游用戶的承受能力、當地的資源分布格局及天然氣市場供需平衡等因素。
我國是一個“富煤缺油少氣”的國家,伴隨2018年多項文件和官方聲音的密集發布,清潔取暖方式的未來日漸清晰起來。根據《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年)》,到2019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要達到 50%,其中“2+26”重點城市城區清潔取暖率要達到 90%以上,農村地區達到 40%以上。到2021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要達到 70%。
為此,上述規劃確定了可因地制宜選擇地熱、生物質能清潔取暖等多種清潔能源,做好工業余熱回收利用,以同一類別地區,經濟條件、基礎設施條件較好的優先推進,以居民可承受為原則,并強化企業在清潔取暖領域的主體地位等多項舉措。